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有太古仓码头,太古仓码头在珠江南河道东岸,北临珠江白鹅潭,南靠鹤洞大桥。由原英商太古洋行建于1904-1908年间,码头由3座丁字型栈桥式混凝土码头和7幢(8个编号)砖木结构仓库组成。落成之初,由太古洋行代理的黑烟囱轮船公司经营远东、中南亚以及来往于广州至香港、上海、海防(越南)等航线,船只达30艘,其中26艘三千吨左右的货船游轮只在广州太古仓码头靠泊装卸货物。
日本侵华时期,太古仓码头曾是侵华日军军事物资和人员重要的转运基地;1947年12月,广东省国民政府设立广东省民食计划委员会和广东省粮食经理委员会,将广州怡和、太古、大阪3个仓库用于储存粮食,后由于来市的粮食增多,粮仓不敷囤积,还借用市内米机的仓库代储粮食。1950年8月,为保管市政救济粮和配合夏粮收购,政府租赁太古仓、大生仓和荣兴堂仓库以及黄埔大道的2个民房仓库储存粮食,1953年2月24日,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奉命征用太古仓,太古仓码头收归国有,相继由广州港务局及广州港集团经营管理至今。
1968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浪潮中,太古仓码头成为运送广州知识青年赴湛江、海南参加南疆建设的重要码头。“文革”期间,太古仓曾经遭受重创。1967年9月1-3日,太古仓发生了“武斗”,致使部分仓库着火,死7人,伤10余人,其中三层高的8号仓库被烧毁,财产损失巨大,3日,中央调查组还曾亲自到太古仓现场进行调查。在“十年浩劫”中,太古仓曾经遭到炮击,其中一座以储存包装白糖为主的仓库被打穿了一个大洞。后来虽然经过了修复,但修复的位置所堆存的包装白糖往往容易受潮,而其他位置和其他仓库却并没有这种现象。2005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古仓码头项目概况太古仓码头项目占地71236.1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52500平方米),码头岸线312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9599平方米。
太古仓码头的来由是英国太古洋行,于1867年由英国人约翰·史怀雅始创于上海。它原拟定名为“大吉”,取航程大吉之意,但史怀雅不懂中文,结果写成了“太古”。
在1865年,英国商人在香港合资创办省港澳轮船公司,旋即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今黄埔造船厂范围)设置码头。
1867年,在西濠口广州老公行旧址附件修建专用码头和包栈,码头为水泥结构,长40.8米。随着业务发展,太古轮船公司也在珠江沿岸寻址修建专用的码头。
1904年,英国太古洋行开始在珠江南河道东岸、白鹅潭南侧旧称“白岘壳”一带修建码头、仓库。经过4年时间,1908年,太古仓码头建成。开始在这个沿线长达321米的码头靠泊装卸货物。1928年-1933年,在陈济棠主粤期间,太古仓码头区又进行过改造和扩建。
太古仓码头,是广州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重要历史遗迹,经历了近百年历史沧桑,也是民国时期外资进入广州港口运输及仓储行业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近代十三行对外贸易历史文化的延续。历经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默默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浓厚的历史底蕴为太古仓的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提供了绝好的题材。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港的货物运输逐渐东移,太古仓日渐衰落,不得不面临转型。2007年,广州港集团对太古仓码头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以“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外观修缮、内部结构加固和内部功能置换。现存保留完好的7幢仓库被划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分别是:葡萄酒展贸及贸易中心(1、2号仓)、展览展示中心(3号仓)、服装创意设计园和怀旧电影院(6、7号仓)。码头南北两端为临江绿地,仓库南面及东面规划为露天停车场,三个丁字形码头则改造为游船游艇码头。
2009年以来,太古仓码头开始受到广东省和广州市领导的关注,吸引各路媒体的竞相报道,也吸引各行业品牌进行公司形象宣传和产品展示。众多奢侈品品牌(如豪车、珠宝、首饰)和时装品牌皆选择太古仓码头召开新品发布会和举办VIP活动。2010年9月3日的广东省“三旧”改造现场会上,省市领导和与会代表皆认可太古仓转型改造项目的成绩,并将太古仓转型改造项目树立为全省“三旧”改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