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自尊
简单来说,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感想和想法;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重要性、成就和价值的相信程度。Bendnar&Peterson指出,你是给予对自己观感的正确见解,而这见解是持久和有效的,所以自尊是主观和持久的自我肯定。
自尊的重要性
很多研究指出,自尊高的人对自己更有信心、自觉性也较强、较愿意坚持自己的意见;相反,自尊低的人较喜欢自我批评,常假设自己会受到他人批评。除此之外,研究亦指出,自尊低与抑郁症和自杀有很大关联。因此作为一个学校社工,帮助自尊低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沙维雅如何看自尊
沙维雅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提升自尊,她在这方面有众多实践经验是使得她能够指出提升案主自尊的有效途径。
沙维雅女士指出:“自尊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价值,是以尊严、爱和真实的情况去对待自己。”每个人都有各种能力资源,使人能够快乐和有建设性地生活。对沙维雅来说,不是人有没有价值的问题,而是人的自我价值处于正面还是负面状态的问题。沙维雅认为,正面的自我价值是个人和家庭精神健康的基础。
但我们应该如何建立正面的自我价值呢?关键在于要有核对能力,也就是能够分辨自己和别人的评语是否合乎事实。不过,儿童并没有核对能力,只能够接受父母所给予的信息。因此,父母如在生理上满足小孩的需要,维持滋润的关系,给予可预测的反映和好(正面)的评价,小孩自然会建立正面的自我价值观(高刘实慈,2001)
家庭对自尊的影响
沙维雅认为人类有一种驱使自己提升自尊的本能,正如上文所述 ,家庭因素会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尊受创(Leoscher,1998),例如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生理上的需要;采取排斥,“隐晦”的态度;对孩子作出混乱、矛盾、难以捉摸的反应,又或者过分批评和斥责,都会令孩子建立负面的自我价值观(高刘实慈,2001)
在这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就算是一些“隐晦”的信息也足以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例如父母尽管供给小孩生理上的需要,但态度总是匆匆忙忙、漫不经心或者附带各种挑剔、埋怨、责备的说话,小孩所得到的信息仍然是:“我一定是不值得父母花时间、精力去好好照顾,我一定是个没有价值的人。”通常孩子在童年时所建立的自我价值观是相当持久的,除非将来他有机会去重新认识自己,并修正不适当的自我形象(高刘实慈,2001)。她认为,可以透过一种名叫“转变过程”的方法去提升一个人的自尊。
对于沙维雅来说,家庭系统功能失调会引致家庭成员自尊偏低,而防卫机能却偏高。根据她的观察,这些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是透过不合适的角色、严厉和诸多限制的家规,以及不合理的期望去达致平衡状态。以上情况,除会导致成员自尊偏低外,亦因为过去在家庭系统中所学到的生存方式不适用于长大后所碰到的其他的系统(例如:工作系统、社交系统等)而出现种种问题。如要重建自尊,沙维雅建议透过“个人内在冰山”去调整自己的经验,并从小时候学会但如今已经失效的问题处理方法中解放出来。
冰山——如何重建自尊感
沙维雅留意到,我们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情,但却可以改变这些事情影响我们的程度;所以只要能够“整理旧经验”和“整合新领悟”,过去学习所带来的不满和痛苦,亦可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去代替。
遇到问题的时候,沙维雅会协助案主透过检视其内在经验去处理问题,因为她认为,问题本身不是症结所在,处理方法才是,而这里所指的处理方法即使处理其内在经验的方法。
沙维雅用“个人内在冰山”来形容人的内在经验和感受,这座“冰山”包括八个层面:
行为
水平线
应对方式
感受的感受
感受
观点
期望
渴求
自我
自我:就是“个人存在”的意识 。
渴求:这是每一个人最根本的心理需要,例如爱与被爱、被接纳、受肯定和自由等,这些渴求其实是人类共有的。
期望:在实际生活中,心理渴求会演变为具体化的“期望”,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也包括来自他人的期望。
观点:当一个人有具体的期望时,他会不断评估自己的生活经验,以验证自己的期望是否被满足,评估的结果会逐渐形成某些“观点”,成为个人的“主观现实”或信念,甚至形成偏见。
感受:基于期望是否获得满足的自觉,就会产生不同感受,例如兴奋、喜悦或悲伤、愤怒。
感受的感受:当感受出现时,通常会引起另一些感受,因为我们关于对自己的感受给予评价,例如对一些感受我们可能感到不安、羞愧或罪疚;事实上,情绪困扰经常是由“感受的感受”造成的。
应对方式:当一个人感受压力时,他会采用某些应对方式去回应,包括一些心理防卫机制;一个人选择用什么方式去回应压力,可以反映出本身自尊的高低。
行为:“冰山”的最后一层是行为,也只有这一层是外显的,其余各层实际上是别人看不到的。行为是“内在过程”的结果,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状态。
沙维雅认为,真正的行为改变必须经过重整内在经验来达至;如果要改变外在行为而不重整“内在冰山”,即使做得到,效果也不会持久(高刘实慈,2001)。
笔者可以透过冰山概念,分析按住不同的主观经验,帮助案主提升警觉能力,令笔者可在冰山的不同层面作出介入。
沙维雅认为,转化可在不同的层面中发生,当案主有机会处理冰山各个层面的旧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与现况分离,案主便能重新整理和整合自我、他人和环境,并有能力去做出改变。因此,鼓励案主适用内在资源去选择合适的决定,可在演变的过程汇总增加案主的警觉能力。在案主改变之前,他先要警觉平日一些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唯有从以往应付问题的方法汇总解放出来,才有机会找到新的选择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