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价值所在。而教育对象
——学生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他们成长中积极的“变化”。要使学生积极变化,学生必须将所学贮存于脑海中,并内化为深层次的知识,在不断学习、生活中运用,不断提高认识。当前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令家长和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为什么许多学生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仔细想之,这有教材、学生、教师等多种原因,但我以为学生所学,仅停留在朦胧的理解和简单机械的记忆——未内化所学知识是一条主要原因。
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引导学生“内化”所学词语呢?我想:教师必须下功夫“看”教材——千方百计地“钻”到教材中去,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读,一个词一个词语去看……看出词语的形象,听出词语的声音,并想方设法与学生一道把词语的形象、声音以有效的方法揭示出来,使文本中丰富的词语“及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让学生把所学的词语扎根在心里,学生便会从词语的“穷人”,变成词语的“富翁”。
1、看出词语的“内涵”。反复看词语的前后内容……“看”出词语涵义。请看《叙利亚的卖水人》中“出尽奇招”的教学片断:
师:“出尽奇招”什么意思?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谁能看出来。(学生读书)
“出尽奇招”什么意思?我想你们肯定看出来了。
生:我看出叙利亚人吸引客人的办法很奇特。课文说橙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说明橙很多很多,那么多的橙,路过的人远远就看见了,谁看了都想吃。这一招真绝!
生:我看出叙利亚人很聪明。课文说橙山上“满满地插着制作精巧的塑胶花,远远看去,五彩缤纷,相互争艳。”“满满”那是说花很多很多,“精巧”是告诉我们塑胶花制作得很漂亮,“五彩缤纷,相互争艳”说明颜色多,一朵比一朵漂亮。聪明的叙利亚人吸引顾客用的是塑胶花,既不容易退色,又经济。橙子是橘红色的,本来就很漂亮,加上这么多颜色的花,就更漂亮了。这一招妙。
生:我看出叙利亚人动足了脑筋挣钱。他们还用萝卜摆各种奇特的图案,这一招来吸引顾客。我想可能有菱形的,有三角形,还可能是某种花的形状,小房子的形状……如果我到那去旅游,走到这样的摊前,一定会停下来一个一个图案好好看看……
师:那你看出“出尽奇招”的意思了吗?
生:我看出来了:就是叙利亚卖水人吸引顾客的点子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生:我还看出这是说他们吸引顾客的办法很特别。
师:太好了。
“出尽奇招”一词,如果仅让学生查查字典,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能是抽象的,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永久的知识。老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这样,学生获得的是立体的、具体的词语形象,这种具体的形象是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细读深思、认真揣摩的基础上获得的,是综合了语义内涵、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词语内涵”。这样理解,词语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以后在阅读中遇到相似的词语,他们脑袋里就会出现相关的形象;生活中如果出现类似的情景,他们头脑中就会出现相关的词语,这样词语就化成了学生的脑子里“活”的库存。
2、比出词语的“异同”。如果遇到意思相近的词,可以用选词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比较,弄清差别,准确理解,并通过运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例如:“耸立、屹立、矗立、挺立”这四个词语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自如地运用,用老师干讲,学生自悟,学生对词的意思只能留下这样的烙印:都有挺立的意思。到底如何运用,大多数学生肯定还是稀里糊涂。因为,学生对这几个近义词,还只是“过眼云烟”,没有实践体验,进行消化的过程。如果出示以下典型的句子,让学生填空。
耸立、屹立、矗立、挺立
1)东方明珠电视塔像擎天柱一般( )在黄浦江边。
2)黄山松顽强地( )在悬崖绝壁上。
3)中国巍然( )在世界的东方。
4)坐在长江游轮上,抬头望去两岸群山( ),悬崖绝壁常常扑面而来。
面对这样的填空,学生必须要对其进行一番研究,不但要查字典理解弄清每个词的意思,还要动脑筋比较各词的差别,(此时,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异同点更好。)最后才能结合具体的句子环境选词填空。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基本能明白这几个词都有“挺立”的意思,但“屹立”一般形容比较大的建筑物和高山。也可虚指,如形容祖国。“矗立”“耸立”也可形容一般形容群山等比较大的建筑物,与“屹立”相比,它形容的规模要小一些。“挺立”则是形容比较小的事物的,像树啊,电杆等。这样,学生对词语的认识无疑有不入木三分之效。
3、听出词语的“声音”。随着社会的发展,报刊杂志出现了一些新词。有些词还进入小学课文。它们一般的字典里查不到,这对于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有限的小学生很难理解。老师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学生自然是难“消化”。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挖掘词语的“声音”,通过直观、形象的媒体,把词语的内涵化作具体的形象,让学生体会、感悟。因为这些词语虽然不能言传,但随着学生语感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生活积累的日益丰富,在今后的阅读中,如果再遇到有关词语,词语的意思就会日渐明晰、准确。如《叙利亚的卖水人》中“幽幽怨怨”一词的教学:
师:“幽幽怨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我想是音乐很好听,声音比较轻柔,但有点怨气。
生:老师,这个词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字典里查不到。词典里只有“幽幽”的意思:形容声音、光线等微弱;深远。“怨”:怨恨;责怪。在课文中我觉得这个词不应该有怨恨的意思。
师:你很会动脑筋。请听,这就是一段“幽幽怨怨”的曲子(播曲子)。
生:(学生听笛子乐曲,看叙利亚卖水人吹笛子卖水的图片)
师:你们听了这几段乐曲有什么感受?
生:断断续续的,比较缓慢的,听了觉得很舒服?
生:我听了想到一片竹林,郁郁葱葱,还有鸟叫声。竹林边还有一条小溪,竹林下还有很多野花这样一个很幽静的地方。
生:我想到我去过的武夷山,我坐在竹筏上,看着绿绿的山,清清的水,觉得心里很舒服。
生:如果天气很热,听了刚才的音乐,心里会凉快很多。
……
师:好!“幽幽怨怨”就是这个意思。
“幽幽怨怨”这个词,字典、词典、辞海都查不到。显然,在课文中这个词语中“怨怨”的意思学生很难理解——就是成人也很难从词面理解,不知尤今写此文章时为何用这个词。故此,老师很难用一、两句话准确说出词语的意思。但稍有知识的成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不会不懂它的意思——舒缓,柔和、优美的,时断时续的曲子。原因很简单:他们对“幽幽怨怨”这个词所表达的内在意思早已化作形象储存在大脑里了,因此,一旦读懂了文章,进入了这样的情境,他们就会自然理解这个词语。但对于知识积淀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便没那么容易。因此,才有学生将它理解为“音乐很好听,很小声,但有点怨气。”这样的词,如果老师把词义“灌”给学生,显然学生会消化不良。而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吹笛买水的画面,动听、悠扬的笛音,让学生边听边看,语言文字与语言形象便会一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词语自然会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4、说出词语的“联系”。学生的学习都是以原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积累,可以使词语的内涵具体化,形象化,高效化。也就是说,课文中具有丰富形象内涵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生活形象的描述,把握词语的形象意义。当然,这样做也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对词义还是有些模糊,但今后一旦出现相关的词语,他们就能调动头脑中的词语形象,久而久之,词语便会自然收入囊中。请看五年级第二学期第20课《长江之歌》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中“挽起”什么意思?
生:卷起,但是在这里,我觉得是用拟人的方法把长江当作人,用自己滚滚的江水把祖国的高山、大海连起来。
师:说的真好。想一想,还可以说长江挽起什么?
生:挽起森林田野。
生:挽起座座新城。
生:挽起片片原野。
生:挽起城市农村。……
师: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挽起什么?
生:挽起袖子;挽起手。
.……
师:“挽起”和“卷起”一样吗?
生:意思差不多,但“挽起”形容比较大的事物,有气势,而卷起适合描写表示卷的一般的动作。
生:“挽起”不一定有具体的卷的动作。“卷起”应该有具体的卷的动作。
……
这样,通过充分的讨论,学生具体感受了“挽起”的情境,区分了挽起和卷起的异同点,想象游客可能观看的一些情形,从而使“挽起”贮存于学生头脑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义,不仅是加强词语积累、促进词语运用的基础,而且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的前提。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生活积累的限制,对意思抽象的词语难以理解,如果简单照般字典、词典、移植词义,其效果就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可能是只停留在书本上的,而非扎根在心里。作为教师,且不可故道重演。